日本正努力通过政府投资、战略合作和对先进技术的关注,重新夺回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一努力与提高技术竞争力和供应链弹性的更广泛目标相一致。然而,成功需要解决关键挑战,包括劳动力短缺、技术差距和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作为全球前 20 名 EMS 公司之一,IMI 在提供电子制造和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拥有 40 多年的经验。
随着世界转向广泛使用电动汽车,电池创新对于寻求具有成本效益的锂替代品的制造市场来说至关重要。钠离子技术正在成为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主要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
什么是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使用钠离子代替锂离子,通过液体电解质股东数据库储存和释放能量。人们对这项技术的兴趣最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开始增长,当时它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替代技术,但如今,在电池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汽车市场将其视为缓解锂供应链紧张压力的一种方式。
受全球近期发展趋势的推动,钠离子电池发展势头强劲:
总部位于中国的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 CATL 发布了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计划于 2027 年实现量产。新产品的能量密度从 2021 年版的 160 瓦时/千克提升至 200 瓦时/千克,从而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由阿贡国家实验室牵头的六个美国国家实验室组成的小组启动了一项耗资5000 万美元的计划,以促进钠离子电池产品开发。
中国比亚迪已开始在江苏建设钠离子电池工厂,投资额为 100 亿元人民币(14 亿美元)。该工厂的目标是达到年产 30 千兆瓦时的产能,从而增强其制造能力。